《无名》《人·鱼》导演程耳谈王一博

图片©:@电影无名官微

1、《无名》相关

【合作比愉快再好一点点】
视频©:@电影无名官微

程耳:我选择演员的时候,我通常也就是约人见见面聊聊天嘛。其实包括跟王一博谈话的时候,我们也并没有说我们要干什么。王一博最后演的这个人物没有其他任何人选,就是只见了他一个,然后也就确定了,就是他。王一博很好,他可以做表演这个工作,他是适合的,合作的应该说愉快,甚至比愉快再好一点点。确实,王一博给我们奉献了现在让我,将来也一定会让观众们都非常惊讶的一个结果。

【如何选中王一博】
文字©:智族Life微信公众号

提问:演员的人选对你安排剧情有影响吗?
程耳:我很少拍特别年轻的人,所以我对王一博这个年龄段的演员不太了解。后来工作人员把一博的名字发给我,从形象上来看,他是合适的,所以我找黄磊帮忙联系他。第二天我们就在办公室见了一面,聊了大概两三个小时。聊完我觉得一博没有问题,就是这么一个非常简单的过程。
前期的剧本只是提供了人物大致的走向、脉络,而很多填充都是在现场完成的。在知道演员是谁,或者已经有了初步的磨合之后,我每天都会再写一点:完善某场已有的戏,或者结构某场之前没有的戏。

【单纯、谦逊、绵善、沉稳】
文字©:@电影无名官微

门铃响,一博送了点心来。自然是拍摄无名时使用的糕点。他工作至除夕午后,今天则再次进入无名,最后的属于无名的五个工作日。
我们望着河水闲谈了十几分钟,我说了两个月前去看望梁先生的经历,也谈到夏天过后的时间安排。并没有提及刚刚飞机上的两小时网络里发生的事情。我偶尔扭头看他,依然是单纯谦逊的面孔,他的绵善沉稳就他的境遇或风气来说十分难得。

【王一博是属于我愿意去打交道的人】
视频©:优酷视频

💚1:56~3:09💚

提问:您之前说过王一博是唯一的选择,这个角色非他不可的原因是?
程耳:对,因为这个年龄段的演员我认识的不多,我了解的也不多。然后呢,我第一个就跟他见面,然后我觉得他形象非常好,非常符合我们剧作中的形象也好,气质也好,所以我第一个就跟他见面。然后见完之后大家谈的非常好,我也觉得无论从表演的技术层面,他可以完成,然后我特别信任他可以完成。我觉得他可以给这个人物更多的姿彩。然后通过跟他的聊天儿,简短的,可能也没有那么长,通过跟他简短的相处,我觉得他是可以相处的。他很礼貌,他很谦逊,是属于我……是属于我愿意去打交道的人。对,所以基于这三点,我觉得就已经足够了。剩下的就是我们在现场去努力,去调动各自的能量,然后去好好完成这个事情。

【王一博让人非常舒服】
视频©:@淘票票

💚03:50~05:39💚

程耳:我觉得他(王一博)会有变化,但这个很微妙,我很难厘清这个是因为拍摄《无名》赋予改变他的,还是他自身的成长中就自然而然带出来的。总体来说其实我第一次见到一博,我就觉得他还是挺沉稳的一个人。他很腼腆,他很稳重,非常有礼貌,也非常谦逊。作为他的现在的环境来说,我觉得都是一些很难得的品质,所以我还真的是挺舒服的。包括拍完戏,生活中我们也会有一些接触,我们会吃饭啊,会有这样的交往。我觉得很舒服,王一博是非常舒服的一个人。没有因为他特殊的这些境遇吧,给他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他还是始终保持着他质朴的一面,这个真的是非常难得的。对我而言,包括对于《无名》这个电影而言,我觉得这都是还是挺惊喜的。我很难用颜色去概括一个剧中人物啊,我觉得好像过于简单了,我觉得尤其是在我的电影里,我觉得其实每个人都是,他都有他复杂的一面。他可能不是一个单一的色调可以去概括,或者说去准确的去表达。他是丰富的吧,我相信看过电影的观众一定会深刻的感知到,王一博带给我们的这种,包括其他的每一个演员。其实我们每个演员都非常丰富,无论是叙事赋予他们的,还是他们最终在镜头前面的表演赋予自身的,每个人都是非常丰富的。

【优秀电影演员】
文字©:电影艺术杂志微信公众号

提问:王一博的表演居然把叶这么一个复杂的人物给立住了,超乎我的预期。你找演员找得很准,在《无名》找演员的时候你有什么讲究吗?
程耳:王一博现在可以算是优秀电影演员了。我寻找演员主要是看形象、谈吐、聊天。形象要符合我剧本中的人物。我不试戏,就是与演员聊天,观察演员基本状态。我在聊天的过程中去捕捉演员的真实内心。至于在拍摄中,我很清晰每位演员表演呈现出来的状态和我写剧本时要求的状态是否一致。我对每位演员的要求就是和我剧本呈现的人物状态一致。因此,在我的电影中演员表演状态很难跳出戏外。

【王一博完成得非常好】
文字©:WSJ中文版微信公众号(已下架)

提问:王一博是《无名》第一个定下来的演员,当时为什么选择王一博?你怎么评价他的表演?你认为他和角色之间有怎么样的关联?
程耳:因为我之前没有拍过这个年龄的演员,我拍四十多岁的演员比较多,从来没有拍过这么年轻的人,这个年龄段的演员确实非常不了解。总体来说我对演员都不是太了解,因为我看得不是很多,尤其是年轻演员,我就更不了解了。所以当时在剧本刚刚开始写的时候,我就对这个角色一直比较焦虑,吃不准。
其他的人都是可以解决的,无论是以前合作过、我后来知道的、了解的。只有这个角色,因为他太年轻了,我实在是没有涉猎过。
后来我看了一张王一博的照片,我觉得不妨可以见见面。但我也不认识他,所以我就拜托黄磊帮我联系,后来很快我们确定了这个事儿。完成下来当然效果非常好,你也看过片子,每个演员包括王一博都是非常优秀的。我从来不会去夸张地表达我的评价,王一博就是完成得非常好,我觉得这个没什么可说的。

【王一博是没有瑕疵的】
文字©:一条微信公众号

程耳:王一博,我从没有拍过这么年轻的演员。他这次的表演,我觉得是转型成功了,他已经不是一个爱豆了,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演员。不用单挑哪场戏是最好的,他是没有瑕疵的。
当时在找演员的时候,有人给我推荐他,对于他之前的作品我并不了解,只看了静态照片,觉得有点民国的感觉,可以试试,就请黄磊帮我约。
我对演员从来不试镜,就聊天。他来了工作室,谈话的时候有一种契合度,这个是你能够感觉到的,很快就定下了。
我觉得只要一个人气质上符合角色,面对镜头是自如的,那就相当于越过了“技术上”的门槛,这之后其他东西都可以通过训练完成。
他在语言方面可能是个天才,无论是上海话还是日语,学得太像了,而且时间特别短。
因为我经常改剧本,有时候到了现场才会去写对白,台词临时给他,语言老师现场教,他立马就学会了,我之前从没遇到过这样天赋的人。
王一博跟日本兵打架的那场戏,大约4到5分钟,是一个完整的长镜头,中间没有切开,只要有一点瑕疵就要重拍。
那几天上海正好刮台风,气温也非常低,因为风太大,布灯太危险了,有两个晚上没拍成。这场戏,王一博一个晚上也就打个5条,那个机器非常重,摄影师很累,他也很累。总共拍了9个晚上,好几十遍,我用的应该是倒数第二遍的。

【王一博快拍完才拿到剧本】
文字©: VOGUE微信公众号

程耳:我们调整过几次剧本,到最后去上海筹备的时候,我只是有一个概括性的故事,剧本并没有写完。有时候很奇怪,你不到现场真的跟演员一起等待一个剧本的时候,它就写不出来。王一博是大概拍完前十天拿到的,都很晚了。但大体的氛围和每个人物的走向,我都是曾经跟他们一起梳理过的。
我比较担心的其实是王一博这个角色,因为他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我之前没有拍过这么年轻的演员,对这个年龄段的演员也不是很熟悉,所以我当时就在想,这个人应该是谁啊?后来我觉得还是应该从形象和气质这些感觉入手。然后他们给我看了王一博的照片,我觉得还挺不错的,可以试一试,就约他谈了一会儿,见面的感觉非常好。

【连续拍42个小时始终非常投入】
文字©:北京青年报

对于王一博,程耳称赞他礼貌、谦虚,沉稳得超出了年纪,“他做完造型、换完衣服后,就像从那个年代走来的人,他的优雅、力量感,以及偶尔展现的一点点脆弱,让人愿意相信他就是那个时期的人,就属于那个年代的上海。他非常用功,而且在现场的工作态度、工作状态特别好。他有足够的耐心,我们在现场有时会一条一条地反复拍,因为时间安排的关系,我们曾经连续拍他42个小时,他始终非常投入、非常礼貌地在边上等着我们布好光、架好机器去拍摄。

【王一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文字©:IconsPro星研所微信公众号

提问:电影中有两场非常精彩的动作戏,一场是王一博饰演的角色攻击对手的长镜头;一场是二人长达十几分钟的贴身搏击。这两场戏拍摄难度很大,实拍时发生了哪些难忘的事?大概拍了多少条?
程耳:对,这个会相对困难,因为它是武戏,包括你说的第一场不单单是一个长镜头,它同时是在室外,而且我们设定的它是一个下雨的环境,所以我们在拍摄过程中正好碰到上海在刮台风,我们用了大量的场景包括整个雨景的设计,因为在台风天里它其实是有一定的危险的,所以我们停就停了有两三次。拍摄因为体力的问题,无论是王一博的体力还是武行兄弟的体力,所以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健身房打过拳击,他这种体力的透支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我觉得最多可能一个晚上我们能拍5条,有时候拍4条,大概拍过7个晚上,所以他一共拍了30条左右,我用的是他的倒数第二条。所以从某种意义上白打了一条,确实很辛苦,因为他一打手都会破,突出的部分其实都会破裂,你只要打一条他马上就破了,血就流出来。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工作,确实很辛苦。

提问:王一博的表现超出了观众预期,你对他的表现有什么样的评价?
程耳:结果一定是超出预期的,确实非常让人惊喜,甚至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一博我们经常一天拍他好长时间,连续拍他40多个小时,所以还是挺优秀。他的这种教养,他的这种品德,包括他谦逊的态度,他礼貌的习惯,我觉得正是我们前面提到的这些东西,决定了他最后能演的那么好,他能够给大家带来那么好的一种表演。

【希望观众认可王一博转型】
文字©:娱理微信公众号

💚内容摘编💚

1、关于电影《无名》,导演程耳有四个愿望——
对于投资方,希望这是一部能挣钱的电影;对于演员,希望观众能真正认可王一博转型的成功;对于观众,希望大家看得开心,能被这样一部商业片爽到;对于个人,希望观众延续对程耳的认知,看到他是作为一个严肃的创作者,非常用心地拍了一个严肃的超级商业片。

2、提问:电影里王一博有好多根不同样式的领带,尤其是打戏开始前有个在镜子前换领带的镜头,何解?
程耳:王一博他换了一条领带,是因为他在这一刻已经知道,最后他要靠这条领带被梁朝伟扔到楼下去,他觉得头一条领带不够结实。就是说整场打斗其实都是他们俩在黄玻璃场景计划好的。
打戏我们有三个偷窥视角,整个设定是他们这场打斗是有人在旁边监视的。其中一个是梁朝伟和王一博从门里冲出来,扑倒之后躺在地上,一扭脸的时候,有一个视点是从楼梯上突然撤回来,所以我们的设定就是日本人在监视这场戏,他们必须打得真一点。

【王一博实现了转型】
文字©:上观新闻微信公众号

提问:《无名》上映前,你表达了四个愿望:“对于投资方,希望这是一部能挣钱的电影;对于演员,希望观众能真正认可王一博的转型;对于观众,希望大家看得开心;对于个人,希望观众延续对程耳的认知,看到他作为一个严肃的创作者,非常用心地拍了一部严肃的超级商业片。”目前来看,这四个愿望实现了多少?
程耳:都还好吧,大差不差都实现了。王一博实现了作为优秀电影演员的转型,观众的反应也不错。我仍是严肃的,无法更严肃了。电影仍在上映,结局未定,但大体也还好。博纳影业的于冬先生是宽厚的人,他懂得也热爱电影。我们希望更多的观众能够看到《无名》,感恩观众帮助《无名》走完了作为电影的生命之旅。

【王一博从那个年代走来】
文字©:中国电影报微信公众号

提问:据说,王一博在您心中是叶秘的不二人选?
程耳:大家反复在谈论:当初为什么选择王一博? 看完片子,大家可能会认同我说的。他确实就是造型做一下,衣服换一下,就像是从那个年代走来的人。他的优雅、力量感,以及他偶尔展现的一点点脆弱,他就是那个时期的人,就是属于那个年代的上海。

提问:您对他最终的表现满意吗?
程耳:一博在现场的工作状态,如果我不说,大家都很难想象。他非常谦逊,也非常敬业,有足够的耐心。
拍摄现场导演是要完全投入到拍戏中,很多额外的东西都是干扰,一博在这一点上,确实做到了不仅让我,而且是让剧组其他工作人员都觉得特别舒服,他太有礼貌了,太谦逊了。
就因为他谦谦君子的这种面貌,让我们可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如何去把电影拍得更好,人物塑造得更好,所以特别感谢一博。

【王一博让我们都很惊讶】
文字©:《大众电影》2023年2月号

提问:据说王一博是你心中的不二人选,这次合作的起源是什么?
程耳:我们大多数人按照一个既定的思维,或者按照一种约定俗成的感知,去揣测王一博的生活和工作。但是他确实让我们都很惊讶,就是他被关注的这一面,和他在现场带给每一个工作人员的感受,我觉得是有巨大反差的。他太礼貌了、太谦逊了,甚至有的时候那种沉稳是超出他这个年纪的。他谦谦君子的这种面貌以及行为方式,决定了我们可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如何去把这个电影拍得更好、人物塑造得更好。而且我觉得他非常符合我们所要呈现的那个年代,当然我们有非常好的造型师,我们会让他的发型、整个服饰、每一条领带都恰到好处。我觉得他就像从那个年代里走出来的一样,他的优雅、力量感,以及偶尔展现的一点点脆弱,他就是那个时期的人,就是属于那个年代的上海。

提问:初次见面的场景是怎样的?
程耳:大体是泛泛之谈,我当时是拜托了黄磊,我说能不能你帮我联系一下,可以让我去跟王一博聊一聊,然后黄磊去拜托了何炅,然后我们就见面了。大体我现在觉得是泛泛之谈,因为我和他初次见面,都是比较腼腆。

提问:你如何评价他在电影中的表现?
程耳:王一博很好,确实非常好。有个最大的前提是,他是适合做表演这个工作的。在这个大前提下,他非常用功,而且在现场的工作态度、工作状态特别好。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甚至比愉快还要再更好一点。他有足够的耐心,我们在现场偶尔会拍得比较多,我们会一条一条地反复拍。因为时间安排的关系,我们曾经连续拍他42个小时,他始终非常投入、非常礼貌,很谦逊地在边上等着我们,布好光、架好机器去拍摄。所以这次对我来说特别开心,我特别想提前祝愿王一博转型成功。回顾起来,我非常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因为王一博以他充分的训练、足够的耐心、独特的天赋,在《无名》这部电影里为我们奉献了让我惊讶、也一定会让观众们都非常惊讶的、近乎完美的表现。

【一博这次是非常优秀的】
视频©:@大不了平躺在海里

程耳:一博这次是非常优秀的,我觉得……因为我反复说,我是从来不会说大话的,我是不会说自己没不行,我非得怎么去说怎么自己行,这个我的自尊心是不会……不会这样做的。所以我觉得一博这次是非常优秀的,我也非常开心。

【王一博有足够的沉默】
文字©:凤凰网读书微信公众号

提问:可以详细说说吗?假如说是一博,你见他的时候,问了他什么问题?聊了什么?
程耳:我跟他见面最深刻的是两点印象,第一是外在形象,我觉得他会是符合《无名》的剧本也好、文本也好所要求的这个人物的形象的。第二他很有礼貌,他很得体,然后他也有足够的沉默吧。而我正好是一个特别能够去理解这种沉默的人。

提问:难道不是说每个演员见到你的时候,应该都会有这样一份礼貌和得体吗?
程耳:那不会,其实聊天的时候是很难藏得住的。

提问:我之前看资料的时候,说你在片场也特别尊重别人。据我们惯常的理解,剧组是个小丛林,也是社会的缩影,比如说明星和场工的片酬是千差万别的,你怎么样能够在这样的丛林里还保持着尊重?这个尊重会不会相对虚伪呢?你在其中会不会恍惚?
程耳:其实我非常反感社会达尔文主义,我可能刻意会身体力行地去杜绝这种倾向。那么到《无名》的时候,我觉得我们是做得最好的一次,包括梁先生,包括一博他们都做出了自己的(行动),我们也没有演员是特殊的盒饭,无论拍什么戏,制片组都会搭很大的帐篷,把座椅都摆好,所有人,我们大家都是一起吃饭。

【在乌镇看戏】
文字©: ELLEMEN睿士微信公众号

程耳:不久一博来,我们一起从早到晚看了几天戏。他也是少有的轻松愉悦,看到了喜爱的话剧及舞剧。事后我才发现,从始至终,无论与梁先生,还是黄老师,还是一博,我们都只字未提有关电影的事。

【《鲁豫有约》一日行第11季第6期】
视频©:优酷

💚00:07:20~00:07:32💚

程耳:因为王一博在拍戏,他呢为了我们这个路演也请了好多假,会去做一些路演吧,答谢这些观众吧。

💚00:08:01~00:08:37💚

程耳:王一博的语言能力比较厉害。
鲁豫:是吗?
程耳:确实让我们的那个语言老师和最后这个……都非常惊讶。因为他学了上海话,学了日语。我呢都是在现场,我写台词。对于那些上海对白也好,对于那些日语对白也好,他其实他是没有准备时间的。都是到现场,他到现场的时候,化妆的时候,我还在趴在那写对白呢,然后直接给他。然后我们现场的台词老师就教他说,最后效果都还很理想。

💚00:12:07~00:14:44💚

程耳:我当时见王一博,我能够想象他扮成那个年代的民国的,一个茫然中的一个战乱中的一个无依无靠的这样的一个年轻人的角色。我觉得他是适合的,所以其实很快就确定了。对,但是你说的很对,演员的挑选确实是一个玄学,就是有时候很难说得清,对。
鲁豫:你在挑王一博之前你知道他吗?你了解……看过他演的,比如那些综艺啊,他以前那些表演你看过吗?
程耳:我没有看过综艺,也没有看过他的表演。但是我现在记不清了,但是我大概肯定是知道这个名字。因为他有足够的热度嘛,我肯定知道这个名字,但他长什么样?他做过什么,我是没有概念的。因为我之前所有的电影的演员的年龄段其实都还是偏向更成年人一点的。我其实没有拍过特别年轻的演员,所以我对更年轻的演员其实是特别缺乏了解的。所以当然我又需要这样一个演员,我当时就……他们提供了有谁有谁有谁。我后来看我说,哎,这个形象好,可以试试。然后我也不认识他,就我身边也没有人认识他,然后我就给黄磊打电话。黄磊说可以啊,帮你联系。然后过了至少隔天就……也就在楼上在工作室见了一会。他没也没什么话,就还挺沉默的,不是像想象中那种……因为当然我也很难想象,我都是通过一些误导过的一些去想象吧。但是我发现跟那个完全不太一样,还挺沉稳的一个小伙子。我觉得在他沉默的基础之上,我们确实可以去叠加很多的东西赋予他。对,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我们可以通过反复的拍摄去赋予他更多的东西。如果他已经是很呱躁的,很兴奋的那种状态,我会……有时候我会觉得,哎,很难去匡正什么。我们可以赋予什么,但是我们很难去匡正什么,这是我的经验啊。所以我当时也就跟王一博见了一面,大概也就……我忘了,大概也就两个小时或者再多一点就决定了,我说可以的,我们可以来一起做这个事。他也觉得好啊,好。
鲁豫:今天看到有个微博特别逗,说你们这个剧组是一个比较沉默的一个剧组。比如说王一博是一个比较少言寡语的。
程耳:对,他话不多。
鲁豫:对,话不多,然后梁先生话也不多,是个偏安静的一个剧组。

💚00:19:48~00:20:20💚

(谈叶先生雨夜暴打日本兵)
程耳:我现在记不太清了,但是我觉得王一博的体力的极限是他可以拍4条或者5条,就打不动了。因为太……那个对体力……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练过拳击,这种训练确实太辛苦了。它表面上你说只是打打拳,但是它其实涉及到你身体的每一个肌肉群的运动,是非常累的。王一博每天晚上大概最多可能打过5条,最后用的是倒数第二条。对,演员很辛苦,又白打一条,你看。

💚00:29:26~00:29:36💚

(参观喜悦电影)
程耳:然后这是一个录音的棚,就可以录对白。王一博前两天刚在这把他最后的动效的一些音给配了。

💚00:30:52~00:30:57💚

(谈《无名》片尾曲)
程耳:拿一下纸和笔上来,先写歌词。我先写一下,我好久没写字了。其实一博这次唱得挺好的。

【程耳对话影院经理】
视频©:@董小姐聊电影

💚29:04~33:10💚

程耳:至于演员的选择上,我是这样,我肯定都是从剧本的人物出发,从形象出发。对,王一博这个角色呢,因为确实我之前每一次拍的都是……我都是中年人,都是中……对,我其实没有拍这么这个就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这个演员的经验我是缺乏的,包括对这个年龄段的演员我也缺乏了解。但他后来因为……就很快的我联系,然后跟一博见面,然后聊聊天什么的,当然其实也没说什么话,也就是坐了一会儿。但是当时给我的感知,可能他的形象,包括他的相对比较沉稳,或者说安静的气质,我觉得是适合这个角色。对,那么最后他自己当然也非常的努力,然后我们也在现场有非常好的沟通,非常好的合作,最后也就达成了大家能够看到的,最后一博饰演的这样的一个角色。对,是这样一个过程,我觉得。
董小姐聊电影:其实我也在这里要夸一下王一博,真的是演得非常的好,尤其是那个大家都知道那个车上的那一笑。哇,那个那一笑我觉得非常的经典。我特别想问问导演,当时是那一幕是怎么啊?大家怎么想到的?是您在从,就是在这个,就本来写的剧本上就有,还是王一博当时就是突然是有了一个什么灵光一现,突然他自己来创造出来的?
程耳:嗯,那一场的剧本相对比较完整,只是说确实在拍摄之前我觉得一博的压力也会比较大。因为那是他比较……那是我们开机其实比较靠前拍摄的一场戏。对,然后……嗯,大概我觉得应该是距离开……距离我们开机一个月吧,算比较靠前的阶段,对。之前他跟梁先生之间也没有演过特别重要的这种对手戏,还没有开始。所以之前我也跟他说过,我说我们要下非常大的雨,那场戏的雨会非常大,所以呢……当然之前我们会梳理剧本,然后其实我是会担心他如果会有一些或者怎么样的话,我们会不停地拍嘛,对。所以我当然也其实是开玩笑,没有人会介意他拍多少条,梁先生自己也不会介意,但我说我得给……就鞭策他吧,我说这个得不能拍太多条,因为雨太大了,你们身体都会吃不消的,因为几乎瞬间衣服就全湿了。所以我说你得可能得自己做一些功课,做一些练习,你得陷入陷……让自己陷入到剧本提供的情境中。然后你可能得对着镜子去真正地去看自己的眼睛,去训练自己的眼睛是怎么样的,对。当然最后其实开机前我也确实有一……也还是有一些担心。确实,看梁先生那个样子,你说如果淋雨淋得太久,我确实也很觉得很于心不忍啊。当然最后情况呢拍完一条我也就踏实了,其实我们最后总共包括高速的镜头,其实我们也就拍了4条还是5条,大概一共也就拍了5条,其实很快就拍完。对,表现非常好。对,确实,我看观众的反馈来看,大家对他那个暧昧的感受,那个表情都是非常推崇的。

💚36:06~37:23💚

程耳:然后我个人的亲身经历呢,就是我跟一博在路演的接近尾声了,就是在我们路演的最后阶段,嗯,快结束的时候。因为一博他其实结束路演他马上就要去进组,去他新的工作嘛。有一天呢他就说,他说,其实我想在进组之前我想再去影院去看一场。因为他其实是大年初一我们在上海,我们是一起看了一遍。然后等初五初六尾声的时候他说,哎,我想再去看一场。我说好啊,那我陪你去呀。然后我们就……就反正在就是在某个城市吧,就去查那个票,结果查到的有一场,还剩了一场是夜里1点半的,对。然后我们也……也是有点蒙圈啊,那一博问我说那导演咱去吗?我也想了想,那要不还是去吧,咱们就当多拍了一场夜戏啊,或者就咱俩就当这个体验一下这个,咱这个隐蔽战线的这种早出晚归的生活。

💚01:02:50~01:03:09💚

程耳:我感觉《无名》从我自己……因为我之前就反复的说过,我其实是不说大话的人。对,我之前说一博演得很好,那一博确实演得很好。我这个人不大说大话,其实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无名》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

2、《人·鱼》相关

【人鱼会去到它的目的地】
视频©:@电影票房BAR

程耳:但是就在不到10天以前,在6月2号,我在东京。因为我去东京是正好带着您刚才说的我们的演员(王一博)。我说虽然没有剧本,但是我也可以先带着他去看看我们将会拍摄的场所,我们可以一起去梳理我们究竟要拍出一部什么样的电影。但是6月2号东京台风下着大雨,我本来是说前一天6月1号跟我太太说,我说明天估计得取消,可能这个行程是不行的。但是最后在我们共同的某种坚持,甚至是某种不可思议的一种巧合之下,我们完成了我们想做的事。6月2号在台风天里,在不可思议的瓢泼大雨之下,我们骑着自行车,真的还是完成了我们预定的行程。我们去了东宝片场,我们去了下北泽,最后我们回到赤坂一个没有座位的烤串店里去吃烤串。大概有50分钟的时间,那个雨大到是难以想象的,我觉得我整个人,我们整个人都是泡在水里的,真的就像人鱼一样。然而它给了我某种启示,我相信一定也给了一博某种启示。就是人鱼无论怎么样,它会去到它的目的地。

相关阅读

《无名》《人·鱼》导演程耳谈王一博》有一个想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